封城記 6 – Fluctuat Nec Mergitur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
一個溫煦的秋夜, 剛喫完飯, 我正在做最擅長的事: 翹腳看電視. 忽然聽到外面一陣鞭炮聲. 砰! 砰! 砰! 砰! 砰!... 我以為有人在放煙火, 也沒引起我的好奇.
又過了幾分鐘, 又傳來砰! 砰! 砰!
打開玻璃門, 走上陽台, 這次更近, 聽得更清楚了: 砰! 砰! 砰! 聲音有點悶悶的, 而且有點枯燥的節奏感, 不像煙火那樣劈哩啪啦兼帶轟隆的空間感. 然後我聽到樓下巷子裡一陣幾十人慌亂的吵雜聲, 夾著哭喊尖叫, 無名的恐慌直竄上天際.
樓下肯定發生甚麼事了, 我轉到新聞台, 只有今晚的足球賽, 沒有甚麼快報. 看了一下時間21:24. 不如下去瞧瞧.
抱著看熱鬧的心情穿衣服, 打算下樓看熱鬧, 在巴黎半島酒店上班的朋友發來一則簡訊: 如果你在家, 不要出門. 如果你不在家, 不要回家. 你家那一帶發生槍擊. 這個朋友也住在我家附近, 就在Bataclan音樂廳附近.
好吧, 那我還是帶在家裡看電視發生甚麼事好了. 好奇心可以殺死貓呢, 做人還是謹慎點.
大約在21:45左右新聞開始報導一個狀況不明的槍擊案, 從我家樓下後面巷子的餐館Le Petit Cambodge, La Carillon咖啡館開始, 再來是我家樓下街角的咖啡館Café Bonne Bière, 義大利小館Casa Nostra, 然後是咖啡館La Belle Equipe和Comptoir Voltaire. 接著就是死傷最嚴重的表演廳Bataclan.
與此同時, 當晚的足球場Stade de France也傳出爆炸.
這一天是13號星期五, 6個不同地點的恐攻槍擊, 共130人死亡. 相較於幾年前的查理周報恐怖分子有目的性的攻擊周報編輯記者, 這一次則是對露天座上的人, 擠滿音樂廳的歌迷無差別地槍殺. 這一天徹底改變了我們這個世界和恐怖主義的關係.
從哪天起, 全世界無論在哪裡, 我們都必須和隨時可能出現的恐攻共存.
我仍記得2015年11月15日之後每天進出都必需會經過街角那個咖啡館, 彈孔擊破的窗戶, 仍有痕跡的血漬, 滿地的花束, 蠟燭, 死者人像, 悼念字條… 以及空氣中瀰漫的無盡的哀傷氣氛.
5年後的今天, 這個多起恐攻事件才開庭審理. 許多生還者都還沒走出那個陰影, 其中幾個主事的恐怖分子至今未抓到.
昨晚正好看了Netflix上關於這個重要事件的紀錄片Fluctuat Nec Mergitur. 導演以事件發生的時間的方式和幾位倖存者重現當天的情形. 非常值得一看.
Fluctuat Nec Mergitur是拉丁文, 意為: 顛簸但永不沉沒. 巴黎的市徽是一艘船, 下面就是這句話.